高級搜索
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政策
如何增強新安江流域橫向生態補償政策可持續性?這三點建議值得關注
| |

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倡導和推動的全國首個跨省流域生態補償機制試點,新安江流域也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實踐地。結合長期研究和實地調研,為更好地增強新安江流域橫向生態補償政策的可持續性,筆者認為應從以下三方面發力。


一是全面推進生態保護補償試驗區建設。新安江—千島湖生態保護補償試驗區是長三角一體化重要內容之一,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應加大協調力度,爭取新安江—千島湖生態保護補償試驗區建設方案盡快獲批?!蛾P于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意見》明確提出“選擇跨流域、跨行政區域和省域范圍內具備條件的地區,深入開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中央和省級財政參照生態產品價值核算結果、生態保護紅線面積等因素,完善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資金分配機制”。因此,建議就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對新安江流域持續予以傾斜,持續支持全流域建立一套較為穩定的可持續投入機制,提高新安江流域地區的生態保護和民生改善能力。


二是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統籌推進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核算與生態價值實現試點工作,以GEP核算結果促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體制機制不斷完善,將新安江流經地市打造成國家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市。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種養,推進“生態+精致農業”,逐步提升農業區域性公共品牌綜合效應,助力鄉村振興,加快形成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綠色發展新路徑。圍繞新安江流域林權、排污權創新交易產品,常態化開展流域水排污權交易,積極推進林業碳匯交易試點,推動建立自愿碳中和交易市場,打造長三角區域性高值綠色生態產品交易中心。


三是多方聯動、多元補償。要強化資源運營、核算應用和標準制定,推進價值高效轉化,健全生態保護機制,推動管理高效運行,深化區域合作研究。以數字化、智能化促進綠色化、循環化、低碳化,并加快培育發展數字經濟、服務經濟、創新經濟等新經濟業態,助力推進產業生態化進程。新安江沿江區域發展階段、資源稟賦、優勢特色各不相同,流域各地區要立足區域定位,相互扶持發展。如上游地區為了保護水源勢必在產業經濟上有所犧牲,下游地區作為受益者,可在產業轉移、金融合作等方面給予支持與配合。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過程中,政府部門、研究機構、金融機構、企業、公眾和其他各利益相關方均扮演著重要角色,要打破經濟靠市場、環??空膫鹘y觀念,積極探索政府主導、企業和社會各界參與、市場化運作、可持續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有關政府部門可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各類生態產品和服務的培育與建設中,提高生態產品供給的質量和效率。


相關新聞
Copyright © 1997-2027 Chinaenvironment.com 版權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環保網  京ICP備12004549號-1 京ICP證07072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148號

鲁丝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